公司形象
    重 構——重新構筑幸福林帶與歷史、與城市、與自然、與人以及與社會的關系
    發布日期:2022-01-29 瀏覽次數:628次
    分享到:

    2021年,幸福林帶承載著古都人民半個多世紀的希冀,載夢而來,攬藏萬象繁華。

    它的建成開放,不僅僅是歷史意義上的“林帶”恢復重建,也是城市有機更新的實踐與思考。它對規劃范圍內城市的空間形態和功能進行提升改造、優化完善,融合市政設施、公建配套、自然資源及綜合商業等城市功能,與人們的生活需求建立起了密切聯系,為城市提供了更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。

    如今的幸福林帶,被賦予了更多的服務功能和情感聯結,重新構筑了與歷史、與城市、與自然、與人以及與社會的關系,已從上世紀最早的設計理念——防護隔離帶,轉變為市民生活、休閑、娛樂、購物、健身等功能協同的新場所,切實提高了區域的宜居性,使周邊市民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生態、健康、舒適、便捷!





    重構與歷史的關系——幸福林帶的淵源,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。

    上世紀50年代,西安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城市,蘇聯援助我國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,17個落戶于西安,其中在新城區幸福路一帶布點的就有6個,區域成為了國家重要的國防工業基地。

    1953年,因國防生產安全需要,中蘇專家提出了在此修建幸福林帶工程計劃,作為隔離軍工工業區與居民住宅區之間的防護隔離帶,但因種種歷史原因,工程計劃被一再擱置。

    2003年,西安市委主要領導提出將幸福林帶“還林于民”,工程建設提上日程。

    2012年,西安市委、市政府搶抓機遇、順應民心,確定總體規劃,啟動幸福路區域綜合改造工程。

    2013年,通過控制性詳細規劃,啟動幸福林帶征收安置工作。

    2017年初,中國建筑中標西安市幸福林帶建設工程PPP項目。同年7月,建設序幕正式拉開,跨越了半個多世紀的幸福林帶,終于從塵封的歷史中走進了現實。


    重構與城市的關系——幸福林帶統籌建設景觀綠化、地下空間、市政道路、地鐵工程、綜合管廊五大業態,賦予城市更多功能和意義。

    景觀綠化以一條延綿起伏的“金絲帶”貫穿全線,生態主線和文化脈絡串聯互動,以運動、休閑、娛樂為主題,劃分“動之谷、森之谷、樂之谷”三大園區,彰顯不同特色,打造集生態、文化、運動于一體的綠色廊道,重塑城市形象。

    幸福林帶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資源,開發利用面積達80萬m2,打造完善、集約、安全的地下空間體系,推動城市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,對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。

    市政道路以“小街區、密路網”為設計理念,結合道路現狀規劃建設、改造升級“兩縱十橫”的平面路網體系,并在部分交叉路口采用下沉、下穿的方式,構建快捷高效、綠色立體的交通路網,緩解擁堵問題,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。

   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節能環保、安全、大運力、低運價等優勢,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。目前,西安市規劃的唯一一條地鐵環線8號線在幸福林帶下方貫穿而過,與1、6、7號線交匯而行,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,且具有可觀的碳減排效應。

    綜合管廊是《西安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》“一環、六放射、多組團”中“一環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全長12.4公里,電力、通訊、燃氣、熱力等管線均入廊,消除城市“馬路拉鏈”“空中蜘蛛網”,有效發揮其社會、經濟和生態效益。


    重構與自然的關系 ——幸福林帶貫徹以“林”為主的生態優先原則,踐行綠色發展理念,以城市綠肺提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,建設美好人居環境,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。 

    幸福林帶中“林帶”的占地面積為1134畝(75.6公頃),選用了數量可觀且種類豐富的自然植物群落打造生態景觀帶,綠化覆蓋率達85%。栽植高大喬木約25000棵、灌木約22000株,地被約40萬m2,為鳥類及微生物提供生存環境,促進生物多樣性,維護生態平衡。

    據測定,一公頃林地每天吸收二氧化碳約1噸,釋放氧氣約700千克。因此,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“氧氣制造廠”。按此估算,幸福林帶年吸收二氧化碳量約為2.34萬噸,年釋放氧氣量約為1.64萬噸,將極大地提高區域碳匯能力,是改善城東環境的生態屏障和天然氧吧。

    推進建設海綿城市、韌性城市,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。幸福林帶園區內設置了植草溝、雨水花園、下沉式綠地等一系列“綠色”節能設施,引入生態友好鋪裝,如透水鋪面等,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、減少城市內澇、提高中水回收利用并促其資源化。

    重構與人的關系——蜿蜒的城市綠廊,承載著民眾的幸福日常。目前,幸福林帶客流量已超1260萬人次。

    借十四運春風,陜西省把健全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作為改善民生、服務大眾的有效抓手,強力推進全運惠民工程,不斷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健身需求,形成全民健身的新時尚。幸福林帶高質量建設一條全民健身長廊,涵蓋1條智慧健身步道、3個球類運動廣場、4個體育場館、10個地上健身廣場、15種以上健身項目,以完善的體育設施、多樣的功能布局、智能的健身體驗,打造舉步可就的“15分鐘健身圈”,服務周邊25萬群眾,輻射100萬人口。青春少年來一場籃球比拼、相約周末在森林足球場暢快運動、老年球友自發組建“乒乓協會”、太極愛好者在綿綿林蔭下練習拳法、時尚大媽們伴著音樂來一段廣場舞...幸福林帶聚焦市民群眾日常生活、休閑活動需求,重新梳理公共活動空間,贏得一致好評,周邊群眾用最樸實的話語來講,就是“我們找到了一塊屬于自己的根據地!”

    園內景觀步道寬敞,三五步就能遇見一張長凳,鋪石從植物中浮現,高低石臺比比皆是,無論是與老友散步談心還是在陰涼大樹下靜思冥想,無論是情侶相依相偎還是老人帶孩子嬉鬧游玩,幸福林帶都已成為了一個舒適的社交休憩空間。幸福林帶地下商業已有近300家品牌開業,其中不乏網紅店、流量店、首開店、旗艦店、定位品牌店,吸引了不同客層的消費群體,展現出超高人氣。

    坐著小火車逛商場、享受美食盛宴、感受科技生活,風尚歡樂購物、品享音樂盛會、觀看特技表演、親子親密互動……幸福林帶提升消費者體驗感,精準定位給不同客層提供貼心服務,聚引客流給商鋪經營更多想象空間,將幸福林帶獨有的IP定位深入人心。

    截至目前,商業銷售額已突破1.9億元。這不僅證明了時代的進程,也證明了人們消費觀和消費需求的更迭在幸福林帶得到滿足。


    重構與社會的關系——以幸福林帶為引擎驅動,引領更大片區的更新發展。

    幸福林帶作為古都西安的“世紀工程”,作為城市更新的樣板、土地集約利用的典范,承載著為古都人民拓展幸??臻g的夢想,也承擔著引領更大片區更新發展的重任。

    以往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多數由政府直接投資,但由于投資額度有限,導致城市更新推進緩慢。幸福林帶項目通過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s)形式投資建設,既有政府支持,又有市場化運作,充分發揮企業資金優勢,促進項目實施,助力區域發展。

    幸福林帶現已投入運營,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幸福林帶新增就業崗位4000余個,其中物業維護增加就業崗位1000余個、各商家帶動就業崗位3000余個,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;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,為政府帶來持續稅收。

    “產城融合”是城鎮發展規劃中的大勢所趨,幸福林帶的建設為區域城市更新釋放了充足的產業空間。幸福林帶設計主題與周邊產業交融共生,以幸福林帶為軸線,兩側由北至南分別通過“優商入區”“央企入區”“科技入區”打造現代產業集群,幸福林帶釋放的產業空間將成為片區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。 實現區域良性開發是城市更新得以持續發展的保障,幸福林帶大幅提升區域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品質,帶動周邊區域價值提升,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,有助于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向往,為城市生生不息注入動力。

    行則將至,履踐致遠。福林帶不斷在其設計、建設、運營以及發展的過程中賦予新的思考,將其與歷史、與城市、與自然、與人以及與社會的關系重構,最大限度地提高幸福林帶的空間質量、生態質量、綜合性以及可持續性,使幸福林帶更有溫度、更有質感、更有內涵,服務于社會、造福于人民。

    聚力與城市共生長,幸福林帶始終踐行企業使命,拓展幸??臻g、提升民生福祉,著力打造城市更新的樣本典范,探索出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,為改善城市生活環境提供借鑒視角、為城市更新縱深推進貢獻中建智慧和力量!


    時值2022年新春之際
    幸福林帶向您發出誠摯邀請
    歡迎來到幸福林帶
    邂逅新年精彩
    我們一起歡樂過春節!
    a片在线观看在线,日韩av综合免费,国产免费v无码视频,成年强奸视频网站